新闻详情

  1. 首页 /
  2. 新闻中心 /
  3. 石粉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嵩山重工机制砂设备

石粉岩性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嵩山重工机制砂设备

更新时间:2020-03-15

服务热线:0371-6777 2626

导读:机制砂岩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制砂设备中制砂机为主要设备 选取了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岩性的石粉作为研究对象,经对比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1)当不掺加外加剂时,受右粉颗粒彤貌和表面质构的影响,石粉掺入水泥浆中,其屈服虑力迅速提高,但翅性粘度降低,降低的效果顺序为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

机制砂设备生产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冻害是由于其毛细孔中的水分受到冻结,伴随着这种相变,产生膨胀压力:剩余的水分流到附近的孔隙和毛细管中,在水运动的过程巾,产生膨胀压力及液体压力,使混凝士破坏。

冻害的结果除了混凝土的组织膨胀劣化之外,表面层剥落与开裂等现象均会发生。

        关于混凝土抗冻机理假说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较早期的结冰膨胀引起破坏应力的假说,即静水压假说和渗透压假说:另一类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温度应力疲劳破坏假说,这一假说主要是针对高强或高牲能混凝土冻融破坏现象提出的。

        为了研究石粉岩性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对比试验采用配合比见表3-8,混凝土试验龄期为28d。

        从表3-16可以看出,当不同岩性石粉与活性矿物掺和料以15%取代水泥时,经过冻融循环试验后,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差距一般小于2%。

即可以认为石粉岩性的变化对混凝十抗冻性能没有影响。

机制砂岩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机制砂设备中制砂机为主要设备 选取了石英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岩性的石粉作为研究对象,经对比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        (1)当不掺加外加剂时,受右粉颗粒彤貌和表面质构的影响,石粉掺入水泥浆中,其屈服虑力迅速提高,但翅性粘度降低,降低的效果顺序为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

当水泥浆体掺加化学外加剂时,石粉岩·降对不同种类化学外加剂作用效果影响不同。

木质素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对右粉岩性的选择适应性不明显,但聚羧酸系减水剂对石粉岩性的选择适应性表现突出,聚羧酸系减水剂对花岗岩、玄武岩及石灰岩石粉的适应性远不如对粉煤灰、石英岩石粉、大理岩石粉等的适应性。

且化学外加剂对石粉岩性的选择适戍性在净浆流变性变化中表现显著。

       (2)石粉具有微弱活性,尤其是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中表现较为明显,不同岩性石粉活性顺序为石灰岩>大理岩>玄武岩>花肉岩>片麻岩>石英岩。

其活性主要是受石粉中碳酸盐矿物成分含量决定的,石粉中的碳酸盐可以与水泥矿物中C3A反应牛成水化碳铝酸钙,且石粉中CaC03的还可抑制水化早期形成的钙矾石在后期向单硫型硫铝酸钙的转化,有助于水泥石强度的提高。

但石粉活性在砂浆或混凝上强度的后期发展中表现不明显。

同时,石粉岩性的不同,对水泥混凝士矿物掺和料的选取、使用及其活性效应的发挥没有显著影响。

        (3)石粉岩性对水泥水化放热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该影响与石粉中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关,碳酸盐含量越高,其对水泥初期水化放热促进效果越显著。

        (4)石灰岩、大理岩等岩性石粉可以加剧水泥的早期化学收缩,但不同岩性石粉之问总体的化学收缩相差不明显;石粉作为掺和料加入混凝土时,可以延缓塑性开裂出现时间,但石粉岩性变化对水泥混凝土塑性开裂及硬化开裂敏感性影响不显著。

石粉岩性对混凝土及砂浆抗氯离子渗透性、抗冻性及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

        机制砂设备生产机制砂岩性变化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与体积稳定性略有影响,但影响差异并不显著,且机制砂岩性变化对混凝土耐久性基本没有影响。

石粉岩性对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的影响--嵩山重工机制砂设备

机制砂设备生产机制砂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破坏被认为是引起混凝土材料失效破坏的四大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硫酸盐浓度超过1500mg/L,硫酸盐侵蚀的可能性就很大。

在我国,一些铁路、公路、矿山的水电工程中都发现了地下水对混凝土构筑物的硫酸盐侵蚀破坏问题,有的已严重危及了工程的安全运行。

水泥基材料硫酸盐侵蚀破坏的实质是由环境水中的硫酸盐离子进入水泥石内部与一些固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牛成一些难溶的盐类矿物而引起。

这些难溶的盐类矿物一方面可使硬化水泥石中CH和CSH等组分溶出或分解,导致水泥基材料强度和粘结性能损失。

其反应类型‘般包括:钙矾石结晶型、石膏结晶型、MgS04溶蚀·结晶型和碳硫硅钙石溶蚀.结晶型。

        其中碳硫硅钙石(Thaumasite)作为一种矿物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发现存在于受硫酸盐和碳酸盐共同侵蚀的水泥基材料中,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1999年1周,英国伯明翰大学lcc Clarke教授等在一份报告中将此类破坏定义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硫酸盐侵蚀,即TSAthaumasite form ofsulfate attack)。

一般认为碳硫硅钙石有两种生成途径:一种认为其是由于水泥石中水化产物CSH凝胶与硫酸盐和碳酸盐在适当条件下直接反应生成,此反应的过程非常缓慢,但它能直接将水泥石中的CSH凝胶转变为无任何胶结性能的碳硫硅钙石晶体,使水泥基材料溶蚀解体;另一种认为其是由硅钙矾石过渡相逐渐转化而成,此反应过程也非常缓慢,但是-q碳硫硅钙石晶体开始形成,反应速度会明显加快。

同时,大量研究还表明,遭受硫酸盐侵蚀的掺石灰石粉水泥基材料在温度低于10℃的条件下可产生碳硫硅钙石型破坏。

        在温度20℃时,前8个月,砂浆的抗折强度基本呈增加趋势,浸泡到10个月时,砂浆的抗折强度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且同时砂浆棒试样棱角出开始出现开裂,但无论从抗折强度变化规律还是从砂浆棒出现开裂的时间上比较,石粉岩性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差异。

        在温度20℃时,在5%的硫酸钠溶液中浸泡的砂浆试样抗压强度迅速增加,但4~8个月时,其抗压谥度基本相当,当浸泡龄期达到10个月时,砂浆试样的抗压强度开始逐渐降低,试样边角开始出现裂缝,但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与石粉岩性无明显相关性。

 为了进一一步对比石粉岩性对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的影响,对试样开裂处进行取样(即受硫酸盐侵蚀12个月试样),作进一步微观分析。

        石粉掺加入砂浆中,未改变其受硫酸盐侵蚀破坏的形式,其制砂机破坏主要形式为石膏结晶型破坏,且在石膏大量形成时,大量的CH与CSH凝胶被溶解。

同时,从SEM图片中还可以看出,石粉岩性对硫酸盐侵蚀破坏的程度与类型没有明显的差异。

新闻展示